2024年2月27日星期二

逆行者第三步➡️警惕基因误指挥

生活中,我们会看到很多像这些飞蛾一样的人,会想:“他怎么能做出如此愚蠢的判断呢?”其实都是因为基因的误指挥。

我们的大脑🧠里面有哺乳动物的大脑爬行动物的大脑人类的大脑,这些大脑有各自的功能。


我们的身体里充斥着许多错误,比如纤弱的脊椎,无法支撑我们的体重;眼睛的结构存在盲点;智齿;阑尾。因为进化的目的不是完美,而是适应和生存。

进化就像软件更新一样,是在旧版本之上进行的更新或者打个补丁。

在做出重要决定时或者购买昂贵商品时,我们应该考虑一下是不是陷入了偏见,仅凭一两个依据就做出了决定。

加入触动对方情感的语句或者是抽象的词语,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结果。作者在开设YouTube频道的时候很容易就成功了,也是因为利用了人类的情感试探技术。

当你想要展示什么东西时,你要检验一下你的表达是否足够具体。首先要叫停大脑的即时反应,好好平复一下自己的不良情绪。这也是最近流行的“照顾心灵的冥想”短语的核心。许多自发性的行为和情绪往往会导致今天看来不正确的结果。

我是否足够警惕基因的误指挥?

1️⃣声誉误指挥

🍭不要看别人的眼色,不要在乎声誉,不要为无关紧要的事情劳心劳力地浪费人生。

2️⃣对新体验的误指挥

🍭当大脑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意时,它会倾向于遵守一些一直保持到现在的习惯。这是为了不浪费大脑的能量消耗而进化而来的,因此,我们存在着反感学习新事物的本能。

3️⃣规避损失倾向

🍭我们要与基因指令逆向而行,养成对损失忽略不计的习惯。

2019年4月,作者犹豫了将近6个月,才决定成为YouTuber。“没有拍摄设备”“怕挨骂”“已经是红海了”等上万个理由让作者一拖再拖,或者是感觉现在开始似乎已经太晚了,放弃是早晚的事情。这时,作者就运用了“基因误指挥”概念。

作者产生已经为时太晚的想法,只是警惕基因的误指挥。如果现在开始,在100个人中,排在第90名——作者会产生这样的错觉。但是在这100个人里面,第一名可能是那种天生有执行力的人,而且这个人已经出发了。如果作者现在开始做,作者将成为这100个人中的第二个开始做的人。那么,绝对不算晚。当所有人都被基因误指挥所困扰的时候,这反而是个机会。

战胜了警惕基因的误指挥,作者开始玩YouTube。但作者又出现了触动自我意识的问题,这也是所有新手YouTuber都会经历的事情。


已经上传了5个视频,粉丝还不足100人。作者内心的想法是:“反正我不是正式来做这个的,也没有努力去做。只不过为了体验一下而已,现在就撤吧。”

但作者认为这个指令也是基因误指挥。

当新手YouTuber因为基因的误指挥和自我意识的伤害而合理化放弃的时候,我可以继续前进。

最终,作者完成了摆脱自我意识,认识到了基因误指挥。接下来,视频爆红,奠定了作者成为拥有10万粉丝的YouTuber的基石,并且成了最有名的“自我开发YouTuber”之一。


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